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,践行青年社会责任,2025年暑假期间,由重庆大学团委和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、团委共同指导的社会实践团队——重庆大学“青风渝火”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红椿镇九年制学校,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调研活动。团队通过特色课程教学、主题公益活动及深入社会调研,为当地学生带去知识与关爱,同时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,取得显著成效。


多元课程启智润心,特色活动传递温暖
实践团立足学生需求,设计了涵盖科学、人文、艺术等多领域的特色课程,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。在AI科普课堂上,团队成员通过趣味演示和互动体验,带领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,拓宽视野;环境保护主题活动中,孩子们通过垃圾分类游戏、生态绘画创作,树立绿色生活理念。此外,团队特别策划“关爱残障人士”公益活动,通过情景模拟和特色小游戏,引导学生理解包容与互助的重要性。


深入调研把脉乡村,科技赋能产业振兴
结合当地实际,实践团围绕茶叶产业、AI技术普及度及水资源保护等课题展开调研。通过走访农户、企业及政府部门,团队梳理了紫阳县茶叶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挑战,并提出电商推广、品牌打造等建议;针对AI技术认知度不足的问题,团队在社区开展科普宣讲,推动数字化理念传播。调研报告将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参考,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。


全媒传播扩大影响,青春力量收获认可
活动期间,团队通过短视频、推文等形式记录实践点滴,运营的多平台宣传账号累计发布视频27条,全网播放量超7万次;推出原创推文22篇,阅读量突破3000次。真实感人的支教故事和扎实的调研成果引发广泛关注,部分内容被地方媒体转载,进一步放大了活动影响力。红椿镇学校校长表示:“实践团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更用专业素养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思路。


重庆大学“青风渝火”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,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,在奉献中传递正能量。未来,团队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与发展,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。
图文:重庆大学“青风渝火”实践团